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基础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在其它工作领域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人才。
2.掌握汉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讲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能规范地使用汉字;熟悉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英语交流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具有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5、具有健康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较强审美感受能力,具备一定的审美创造能力。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跨文化交际概论、中国文化通论
教学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造精神及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学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二)社会实践:安排在第一至六学期进行,内容为参加学校规定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获得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
(三)教育实习:分为国外、国内两种情况。国外实习安排在第七、八学期,经过选拔,将学生派送到国外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实习工作。国内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实习时间为16周。(集中与分散实习相结合。集中实习安排在实习基地进行,分散实习由学生自行联系学校或教学机构进行。)
(四)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时间为6周。论文的开题等工作提前在第七学期进行。
(五)教师职业能力自主训练:安排在第一学期至第八学期,学生自主进行有关教师职业能力的训练,第八学期考核。具体项目见文学院有关规定。
(七)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安排在第二至五学期,时间为每学期2周。教师指导学生自行选择。第五学期考核。
总学分数为:毕业要求159学分(含假期中或课余学生自主进行的“专业综合实践”3学分和“社会实践”5学分)其中必修139学分,选修不少于20学分(包括通识课8学分)。课程分布情况详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类课程分配表》。本专业学生毕业资格获得所修学分情况见下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集中实践包括:综合实践课程中专业类/通识类/社会实践类实践课程;实验教学包括:专业课程中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课外科技包括:综合实践课程中素质类/职业技能类。
|